第37章 转桌
张昭华的呈文是做到了何种的地步。 宫正嬷嬷点了点头,让女官们把这一篇放下,先去评判别的试卷。她自己拿着这一份试卷,坐在主殿里细看。 宫正嬷嬷的眼光自然和寻常人不一样,不仅是因为她年龄最高、供职宫闱时间最长,而是因为她饱览经史,尤其是在制艺这方面,是宫中公认的第一。皇帝自然知道她的本事,就曾拿着她写得一篇八股文给外廷新科进士传阅,当知道这是一个女史做出来的文章之後,外廷没有一个人敢发声。 她这些年看过的程文范文不计其数,都是新科进士的制艺文章,在品评方面,自有一套方法。她看张昭华的文章一遍,就知道不是虎头蛇尾,而是有未竟之言。不是水准下降,而是刚开始的立意就不一样,这个考生是强迫自己改了立意的。 “这倒有点意思了。”宫正嬷嬷心里道。 她想了想,在卷子上画了一个尖上去,走到侧殿坐下,道:“转桌吧。” 阅卷人在评阅完给自己分配的卷子之後,再评阅其他阅卷人已经评完的卷子,让每一份试卷在所有阅卷人的桌子上轮流评阅一遍,这就称之为“转桌”。 一声令下,诸位女官都坐在了圆桌上,从宫正嬷嬷手上拿过第一份她评阅过的卷子之後,这名女史想了想,也在张昭华的卷子上打了个尖。 第一位读卷人的意见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宫正嬷嬷认为这个卷子是二等,其他女史综合考虑张昭华以前的情况,只有一个打了杠,其他都在尖和点之间徘徊——总体下来,张昭华这份卷子还是得了个中。 中就算是合格, 在六十名能制艺的秀女中,张昭华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资格。 不知道多少时间过去,终於有一位女史低声赞叹道:“好文章,好文章——”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