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澳门文学编年史(全五册)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七章《澳门文学编年史5》(1)

第六十七章《澳门文学编年史5》(1)

人将中国内地新诗潮的艺术创作手法及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台湾现代诗的创作手法带到中国澳门。加上本土诗人如韩牧、汪浩瀚、陈达升、梯亚、江思扬、懿灵、凌楚枫、罗大明、金浪等人,他们都受到20世纪80年代内地新诗潮和西方现代主义的潜移默化影响,这都是直接促进澳门新诗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个时期,澳门诗坛艺术风格各异,诗人各自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感情去进行创作。诚如李鹏翥在为澳门五月诗社出版的《五月诗侣》(十一人合集)的序言中所说:“五月诗社的各位新老诗人抒写的内容,追求的艺术风格并不一致,这似乎与因历史原因同一诗风而聚合的诗社不同。但处於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一个诗社成员的诗风多元化,正是反映复杂社会和思想的好事情。”正因为这样,20世纪80年代澳门诗坛出现了多元化的新格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摆脱了澳门诗坛传统的“田园牧歌”的文化因袭,横向和纵向地大力吸取各种现代艺术形式,以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去凸现艺术的火光。20世纪80年代澳门诗人并没有什麽流派和宣言,都是诗人自觉地去对诗歌艺术进行实践和探索。澳门五月诗社出版的《澳门现代诗刊》创刊号提出这样的口号:“破除一切新旧八股的陈腔滥调和传统因袭的应酬老套,竭尽全力地自我突破古典文化的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的审美惯性,挺身而出大胆响应当代崛起的新的美学原则和席卷全球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澳门新诗在追求创新、变革,大力提倡现代主义的创作流向,对诗坛的重铸和自我改造及自觉深化。不管是传统诗和现代诗,诗人都弘扬着自我个性,表现当代生活,显示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