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教导
施不假思索予以解答,且事後将这段回答记录下来,即《遍为万物说》。    ??事後惠施将这篇论着派人送往挚友庄子手中,美其名曰求斧正,实际无非就是向向庄子炫耀一下。    ??谁让惠施这位“辩遍天下无敌手”的辩者,却始终在庄子面前屡屡吃瘪,几乎没有取胜的时候呢?    ??庄子在收到惠施的《遍为万物说》後,去除糟粕,将惠子的十个命题保留了下来,即《历物十事》,记载於庄子所着的《天下篇》。    ??《历物十事》包括:    ??其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到极点的东西已无外围可言,称之为‘大一’;小到极点的东西已无所包容,称之为‘小一’。)    ??其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其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其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太阳刚刚正中就同时开始偏斜,各种物类刚刚产生就同时意味着已走向死亡。)    ??其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其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其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今天到越国去又可以说成是昨天来到了越国。    ??其八:连环可解也。    ??连环本不可解但又可说是无时无刻不在销解。    ??其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我知道天下的中心部位,可以说是在燕国的北边也可说是在越国的南方。    ??其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广泛地爱护各种物类,因为天地间本来就是没有区别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