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胜利的曙光之退兵
架也要讲策略了,正儿八经的战争才算开始从打群架走向打仗。 跟谁打呢?肯定不能跟周天子打。你要是打周天子,你就是造反,要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殴,结局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悲惨世界,也就只能挑单个诸侯国来打。 打之前,你要派使臣先写一封公告,主要内容如下:某年某月某日,参拜天子的时候怎麽地怎麽地,非但不自省,还理所应当的样子。这是对天子的极不尊重,连老好人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要讨伐你!这封公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三个: 1、你不对;2、帮周天子出气是正义之师;3、其他诸侯国听好了,谁帮他谁就是反对周天子,自古谋逆造反是很严重的罪行。然後双方约定时间,选一个开阔地准备打仗了! 那时候的人对“信义”看得比什麽都重,可以打不过,但是绝不可能丢面子,否则今後在江湖上就混不下去了,要遭到百姓唾弃。而且那时候没有这麽复杂的政策,一旦国君丢脸了,有正义感的国民就会搬到其他国家去,国力就会大大削弱。 选择开阔地。那时候没有骑兵,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後,才开始有骑兵的,打仗主要靠战车,步车结合,跟现在的坦克战法差不太多。如果没有开阔地,这个仗就不用打了,因为战车根本去不了。 战车的配置一般是三个人,一个人拿着弓箭负责远距离狙杀,一个人拿着长戈负责近距离搏杀和清除障碍,一个人负责当驾驶员。驾驶员身上只有一把短剑,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他亲自动手杀敌,轮到他动手的时候,战车基本上已经被乾翻了,他的短剑除了自杀之外没有别的大用处。 车兵一般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但是步兵的素质就堪忧了,一般由农民或者奴隶组成,他们克敌制胜的方式还是最古老的传统——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