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胜利的曙光之退兵
性的。这才是按照一往的打法,刘倍紧缩队伍,後退,防御,是非常正确的指挥方式,有句老话:“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有句老话“置之死地而後生”刘倍等待的就是最後的一击必杀。 凌珑看着硝烟弥漫,杀戮杀伐遍地,人命转瞬即逝,深知从踏上战场的那一刻起,任何人都是罪恶的。此时此刻,自己也只想吐槽一句,电视剧电影中,那种主将负责打仗、士兵负责围观的场景,压根基本上没出现过。 尤其是那种两军对垒,然後双方的首席指挥官出来单挑,不管带了多少士兵,他们都不参加战斗,主要任务就是打输了抢屍体,打赢了趁势追杀。 这特麽就是个坑,稍微有脑袋的人一想就知道这玩意儿不对。如果都这样打,那士兵的作战能力和数量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了,胜负的关键只在於首席指挥官单兵作战能力的高低,那举全国之力培养一个武术冠军,带一群小孩子就能天下无敌了。 不说这辈子打仗,且说上辈子的古人是怎麽打仗的呢?打仗有什麽讲究呢?得从周代开始撸起。为什麽是周代开始而不是夏商开始呢? 一是因为夏商的时候军队建制极不发达,所谓的打仗差不多就是临时聚集一帮子人打群架,大部分是奴隶,做农活是一把好手,打仗倒不见得,不管是涿鹿之战还是牧野之战,只不过是参与打群架的人更多一些而已。 二是因为夏商的历史记载太玄幻,动不动就是神仙神兽出来跟凡夫俗子玩儿,活生生把好好一场战役写成了玄幻好莱坞大片,听上去就不太可信。更别提正史都借着神佛名义,野史更是严重跑偏,一点都不着边。 到了东周春秋时代,各个诸侯的实力发展得差不多了,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参与到战争中了,并且有些脑瓜子灵活的家夥开始发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