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中国人的教训(共2册)在线阅读 - 第五章《中国人的教训.下册》(1)

第五章《中国人的教训.下册》(1)

养上,已非前辈那一派赳赳武夫的形象。

    ??凡读过孔孟之书、受过学塾教育、稍知斯文修养、略懂温良恭俭的中国人,对於文明的趋附、对於文化的亲和、对於文人的认同、对於方块字的敬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稔知熟悉的亲近感、亲切感。而那些识字不多、读书不多、思想狭隘、意识愚执的农民和小生产者,也就是那些以“大老粗”为荣的,而且还握有一定权力的人,才会抵制文明和文化,才会忌畏文人和士子,才会趁着政治运动之际,挟嫌报复,狠下死手整知识分子。因此,与文化素质缺欠的领导人,或文明修养差池的掌权者,是根本找不到共同语言的,这就是庄子在《秋水篇》里所讲的:“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这就像与一个坐井观天的人,无法交谈万里无云的广阔天空一样,局限於视野,偏颇於眼界,拘束於心胸,窒碍於头脑,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与一窍不通的榆木疙瘩,彼此沟通,相互呼应的。

    ??巴尔扎克有言,不经过三代的陶冶,成不了贵族。《千里送京娘》中的那个善良护送弱女子的男主角,就是赵匡胤。其正直,其正派,其正经,其正大光明,成为话本演义、弹词杂曲的正面形象。赵家虽属武将,世代从军,但宋太祖却是个异数,酷爱读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公元958年,“从世宗平淮甸,或谮上於世宗曰:‘赵某下寿州,私所载凡数车,皆重货也。’世宗遣使验之,尽发笼箧,唯书数千卷,无他物”。据《宋史》,“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甚至为周世宗柴荣视为隐敌,对他心怀戒意。

    ??崇文抑武,在赵匡胤前,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做不到,以儒冠为尿壶的汉高祖做不到,动不动拿文人祭刀的魏武帝做不到。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