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论仁
庸的道理。” “同样我说,中庸也许可以秉持,但不是以一颗仁爱之心。”张昭华道:“其实在皇上看来,官吏和百姓没什麽区别, 他任用的官吏其实就是从百姓中选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办法不同的人罢了。” “人,有智人、勇人、贪人、愚人之分罢了,”张昭华道:“君主以这样的方式去划分百姓,让智人去做官,让勇人去当兵,让贪人当了商人,让愚人就做百姓好了。这不就是平等视之的道理麽,这就是中庸思想的下行,但是是以一颗仁爱的心去划分的麽?这跟仁爱没什麽乾系,要是真是仁爱的话,大家都做官好了。” 宫正嬷嬷沉默了许久。 她道:“就如你说的,仁爱也许和中庸挂不上边。但你对仁的理解也有失偏颇。你认为天下没有真正的仁,怎麽可能呢?难道陛下以及前代先王们的恤民及大赦之策,不是仁爱的体现麽?” “皇帝的大赦令对所有人都有用,只除了杀人犯,”张昭华道:“对那些犯了事的人,仁爱就没有体现。” “怎麽能这麽说呢,死刑犯是犯了不能饶恕的罪过,与君主无关,况且死前能见家人,这就是君主的仁慈啊。”宫正嬷嬷道。 “那这个君主就一定要反思自己了,既然是仁慈的君主,没有不爱的人,那为什麽不能这些人不感念君主的恩德,回馈给君主的不是同等甚至加倍的爱,而是背叛呢?”这就是她心里想的,张昭华差一点就脱口而出了,但是她话到嘴边,还是改了。 “您说得对,其实能爱人,就算得上是仁了。”张昭华道:“我是过於吹毛求疵,想要寻求一种没有丝毫杂质的仁。” 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