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门木
燕王府中,燕王见到宁王朱权精心草书的檄文,细读一遍,不由得击节赞赏道:“好文章!好文章!十七弟笔下生辉,一文可敌千军啊!怪不得父皇在时,常对我们说,十七弟你允文允武,智识杰出,果然如父皇说的一样!” 宁王朱权也是得意的,他文武兼备,读书跟蜀王不相上下,蜀王是着名的爱读书的藩王,高皇帝都戏称他为“蜀秀才”,朱权在读书上能与蜀王相提并论,而在擅於文墨,於是在燕王的强烈要求下,这草檄的事便落在了宁王的身上。 宁王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知道自己被燕王带回北平,对外还可以解释为被强迫的,燕王的兵锋,连朝廷的军队都无法抵挡,何况是“被削了三卫”的宁王呢?可是如今这檄文一出,他就没办法逃脱罪责了,天下人都知道如今宁、燕是合流了。 朱权加入燕军虽然像是被迫,其实是一种联合,他们早已从朝廷的藩辅变成了朝廷的对立面。他们的联合是出於维护相同的利益。天下的藩王,都是建文帝的眼中钉,总不能眼睁睁由着他一个个铲除乾净了,就是燕王不反,削藩到宁王身上,他私心忖度过,他曾经将自己设想过这麽一个情地——若是在燕王之前,先削了他的大宁,他会如何? 他想来想去,发现自己也是不甘於束手就擒的人呐! 与其坐在槛车之中,受辱於奴隶人之手,流窜於蛮荒,圈禁於高墙,他不如反了算了!他宁王也是经临战阵、是“带甲八万,革甲六千”的藩王,还统御着当地以骁勇善战着称的朵颜三卫!如何能坐视朝廷剪除他羽翼! 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但如今联合的亲兄弟却有两个。燕王虽然打起了造反的旗帜,但是却收编了宁王的精锐,燕王今後带着将近一半的宁王的生力军去打仗,若是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