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改革吏治,准备登基
??提起这个,沈晨就揉了揉脑袋:“这百官职务、地位排列,都不好安置,还容易得罪人。虽说门前车马多如闹市,但又怎麽能随了每个人的心意呢?” ??“是啊,可是你仅仅只是定武将职务高低就已经很头痛了,我却要定数百名文官,还有各地太守、县令之职,更加繁琐。”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 ??新朝建立,自然要重列百官,官员大小职务当然不是拍脑袋决定,要考虑很多要素。 ??比如才能、资历、功勳、以往表现等等,甚至年龄都要算进去。 ??有些资历很深,但才能很一般,让这种人担任高官属於是霸占着位置不做事,屍位素餐,可人家的资历却又能占据这样的高位,令人头痛。 ??比如像许靖糜竺这样的,完全没办法。 ??好在沈晨点子多,开创了散官、勳官制度,加上原本的爵位以及实权官员,便能够安置一部分资历深年龄大没才能的老臣。 ??虽说汉代就有散官,但当时还未完全确定,直到隋唐时期才建立完善的制度,以此来封赏一些有功之臣。 ??只是现在对於散官和勳官沈晨和诸葛亮都比较谨慎,因为即便没实权有官位也是领俸禄的,如果封赏大量的散官勳官,会出现很多官员不乾事净领钱,严重拖垮朝廷财政。 ??因此对於散官和勳官的封赏,二人的意见一致,既只封赏那些没有作为且又有极高资历的老臣,现有的实权官员绝不封赏,顶多是赐爵。 ??这样就能把那些不好安排的老臣从实权官职里排除出去,只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和荣誉,却没有实质权力。 ??如此一来,便能够方便那些年轻有才能,却缺乏资历的官员可以替补上位。 ??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