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风月场班头,民间顶流柳三变
?…… ??稍後。 ??苏良打听了一番,方知柳永住在西边的长庆楼。 ??他已致仕,来汴京或为访友,或是周游。 ??但不知被谁走漏了消息,引得无数歌伎都齐齐奔向长庆楼求词。 ??在当下,文人书生是看不起填词人的。 ??能写文章策论者方为大家,比如:欧阳修、张方平、丁度。 ??诗词乃是小道。 ??正所谓,诗庄词媚,诗为妻,词为妾。 ??词的地位比诗还要低许多,艳词的地位就更低了。 ??柳永年轻时,为了糊口,在勾栏里写艳词,且科举失意後又发了牢sao,不被官家所喜,也不被士大夫官员们所喜。 ??所以,仕途坎坷几乎是命中注定。 ??但在苏良眼里,他甚是伟大。 ??风流,却不止於风流。 ??每一首词,都足以载入青史。 ??苏良认为,这个时代能写出大宋丰饶气象、人间烟火的词者,只有两人。 ??一个是柳三变。 ??另一个是还正在诵读苏良文章的小苏轼。 ??欧阳修胜在文章,词风缺些烟火气;晏殊更是过於含蓄婉约,满是小家碧玉之气…… ??苏良知晓,柳永晚年较为悲惨。 ??死时清贫,乃是被一群歌伎凑钱掩埋。 ??苏良不愿此等悲剧再发生,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个想法。 ??但细细一想,又不由得皱了皱眉,然後朝家中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