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风月场班头,民间顶流柳三变
何事,为何你们都朝着那边跑?” ??这两名小娘子脚步很快。 ??对苏良这种相貌英俊,气质出众的公子哥儿,竟然都视而不见。 ??完全不作丝毫停留。 ??在跑五六米後,一名小娘子才回过头来,朝苏良道:“柳七先生来了!” ??“柳七?”苏良顿时恍然。 ??柳七,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被称为奉旨填词的柳永柳三变。 ??而今,柳永已到了花甲之年, ??他仕途坎坷。 ??直到四十七岁,才在赵祯亲政、特开恩科的情况下中了进士。 ??然後便在选海沉浮,一直都郁郁不得志。 ??其间,他曾拜谒过范仲淹、滕宗谅等多位官员且为之赠词,期盼可被重用。 ??但仍被诸多官员不喜。 ??经常以“常作艳词者,不宜入朝堂”为由拒绝他。 ??不过,柳永在民间却深受底层百姓追崇,称其为:风月场班头。 ??尤其是歌伎。 ??柳永的词曲,养活了诸多歌伎。 ??让那些本可能卖身活命的歌伎,用歌声养活了自己。 ??在全宋任何一个勾栏瓦舍内,都能听到柳三变的词曲。 ??柳三变年轻时逛勾栏,根本无须出钱。 ??有许多歌伎都愿与其单独相处,只为求得一阕新词,甚至愿意柳三变将新词写在她的肚子上。 ??若能独得柳三变一阕新词。 ??即使成不了花魁行首,身价也将暴增数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