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第261章 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
淹,那将大大减轻朝廷的压力。 ??听闻此事後的官员,无一不盛赞范仲淹。 ??此举乃是拿着大量的真金白银做善事,谁想弹劾他沽名钓誉都寻不到借口。 ??这才是士大夫官员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范仲淹不言此义举,但百姓们却会为其宣传。 ??此事流传到民间後,一些官员和一些大商人也纷纷效仿,筹备家族义庄。 ??这对大宋底层的稳定,大有裨益。 ??很快。 ??以唐介、欧阳修、苏良为首的台谏官便将此事写成奏疏呈递到了禁中,希望朝廷能在各个州府报纸上宣传此等善举。 ??当日,赵祯便应允了台谏官们的请求。 ??并且执笔泼墨,欲赠范仲淹一副“范氏义庄”匾额。 ??赵祯刚写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响雷声。 ??而後,天色渐暗,大雨倾盆。 ??这一次,雨势甚猛,大有连绵不绝之势。 ??赵祯望着墨迹未乾的“范氏义庄”四个字,喃喃道:“此雨非朕求之,乃上天厚赠范希文也。” ??这场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 ??覆盖范围及广。 ??河北路和京东路也下得甚大,一下子便缓解了大宋北方的乾旱。 ??百姓们知晓赵祯说了那句“此雨非朕求之,乃上天厚赠范希文也”後,直接将此话改编成了“官家送匾彰善举,天降甘霖因范公”的评书。 ??一时在民间传为美谈。 ??这个世界,有人信神,有人信鬼,但所有人都相信:行善积德,上天必不会薄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