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论证
书迷正在阅读:我是三国李世民、人在秦时,未来可期、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秦月当空、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麽坏心思、反派日记:女主人设崩了、身为超人弟弟的我却成了祖国人、柯南之拒绝告白、珈百璃的幸福生活、疯狂心理师
??第127章 论证 ??果然不出张居正所料,贾三近奏章上去之後,皇帝根本没有生气。反而批答奏章,令朝臣议海漕事,“凡有裨於国事者,可畅所欲言”。贾三近的奏章被传阅後,本就喧嚣的朝廷,更像是热油锅里被浇了一瓢水,短短时间内,凡是觉得自己有资格在朝中说话的,纷纷上本。 因为贾三近“臣以为世有夷途,安取九折阪;人有参苓、姜桂可以摄生,何试命乌附以苟万一?”一句有力道,够辛辣,因此这跟风奏章都引用这一观点来言海运之不可行。一时间,贾三近风头无两。 然而,朝廷也有好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海运的巨大优势。因此当皇帝将户部奏章驳回,让其复奏之後,这支持海运的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虽然比不得支持河漕的多,但也具有了不小的声势。 万历三年九月,翰林修撰罗万化的一本奏章,将贾三近驳的体无完肤,而且让朝廷上下的海运反对者一时失语。 罗万化奏章并无昔日状元卷的华丽言辞,核心内容是三张表格。首张表格内容是元代至元二十年到天历二年四十六年间,元廷利用海运运粮的数据统计。 表格分为五列,第一列为年份,第二列为起运量、第三列为到达量,第四列为损耗量,最後一列为损耗占比。 损耗率最高的为海漕开始的第四年,因遭遇台风,损耗率达到了四分之一,其余年份,大都在百分之五以下。 从延佑二年到天历元年,因为元代造船业的进步,海船越发坚固,用的船员也大幅减少——连续十几年损耗降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以下。 最低的一年为至治二年,装船三百二十五万一千一百四十石,到达三百二十四万六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