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大明国师在线阅读 - 第517章 心性

第517章 心性

应的,就是气的性,张载认为,由於气聚散於太虚,所以既有太虚的纯粹,也有其它性质,例如口腹、鼻舌对於饮食、臭味的嗜欲,都是攻取之性,相对於纯粹的太虚之性来说,是小与大,本与末的关系。

    ??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性,“性”表现为太虚的“湛一之性”和气的“攻取之性”,而落实到人,则表现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即公式①太虚 气=性推导出了,公式④太虚的湛一之性 气的攻取之性=性。

    ????而公式④的条件假定为人类,则可得出公式⑤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人性

    ??同时,从善恶性质上来讲,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这是因为天地之性是至高无上的,气质之性则是人禀气而成的,由於人禀气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气质之性.就是之前姜星火在太平街被攻击的那套理论的源头,对於人和物来说,物是禀气之浊者,人是禀气之清者,就人来说,又有清浊之分,禀气之极清者,为圣人,禀气之浊者为常人,禀气之极浊者为恶人。由於人禀气的不同,导致了人的气质之性的不同,气质之性就是由物质本性所决定的生理本能,生存本能是气的柔、缓、浊的特性所决定的。

    ??说实在的,这个理论出奇的逻辑自洽。

    ??张载给出了完整的逻辑推导,也就是人在形成胞胎和出生後的成长过程中,由於所禀之气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性”,人在禀气的过程中,有禀之正,也有禀之褊,禀之正则得性之全体,为纯善;禀之褊,则得性之一部分,人性便会善恶相混,就形成了气质之性。

    ??由此,可以得到张载基於“太虚气本论”得到的“性二元论”的全部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