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大明国师在线阅读 - 第519章 尽心

第519章 尽心

性的统一。

    ??解缙此时只道:“谬矣!”

    ??“孟子所谓‘动心忍性、强恕而行’,讲的都是尽心,心之在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如此种种,如孺子入井而有恻隐之心,不尽则石火电光,尽之则满腔恻隐,无非性体也,人与天虽有形色之隔,而气(物质)未尝不相通,知性知天,同一理也,何必舍近求远?”

    ??解缙的意思是,朱熹等宋儒认为“性/理”是独立实体,所以才有“必以知性先於尽心”的尽心论说法,继而以穷理为入手工夫,而其所穷所知之理乃天地万物之理,反失却人心恻隐羞恶等条理,不说南辕北辙,也可以说是舍近求远。

    ??汪与立这时候反驳道:“是以圣人设教,使人默识此心之灵,而存之於端庄静一之中,以为穷理之本;使人知有众理之妙,而穷之於学问思辨之际,以致尽心之功。巨细相涵,动静交养,初未尝有内外精粗之择,及其真积力久,而豁然贯通焉,则亦有以知其浑然一致,而果无内外精粗之可言矣。”

    ??汪与立的说法,就是典型的理学的“交融贯通之境”,也就是宋儒们总结出的境界法门,是知觉之心体在穷理、致知之後“心理合一”的证成。

    ??此时此刻,反方辩手们已经不指望赢了,只指望输的不要这麽难看。

    ??而眼见杨士奇用的“尽心论”这招似乎有点效果,反方辩手们也是跟着一拥而上。

    ??高逊志亦是开口道:“专务於内,从心求理,则物不尽;专务於外,从物穷理,则心不尽。物不尽,心不尽,皆是理不尽,故而必心物内外交融,达至於心理合一之境界。”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