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名缰利索
议便由礼部来主持,品评的资质按参评者的文章着作与声名影响来划分。 ??让余天赐高兴的是,在“常选”之外,礼部又多了一项极重要的职司,而且吏部干涉不得,这意味着礼部不再是那可有可无的辅助者,权力将大大扩张。可让他紧张的是,此事影响太大,若是做得不好,只怕要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让他惊恐的是,这一被天子称为“阶衔品评”的制度一出,儒林自此多事矣。 ??名利二字,是大多数读书人追求的,这阶衔品评既涉及到名又涉及到利,不怕他们不为之而相互争执不休,特别是原本就有派别的,更会因此争议不断。若是弄得不好,更可能蔓延到朝堂之上,引发党争。 ??故此,在最初的复杂心情平静下来之後,余天赐便小心地道:“官家,此事会不会引发党争?” ??“凡在朝堂之上任职者,都不得参与阶衔品评,有阶衔者若为官,便视自动放弃其阶衔。”赵与莒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这种儒家内部的争执,他还可以尽可能地将之按住在学术争论的范畴之内。 ??虽然这有些自欺其人,可赵与莒深信,只要自己这个强势君主在位,儒学的党争便不可能在政治上造成太大伤害,而他之後……若是在他死前还未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约束各方行为和分配各方利益的制度,那麽他这次穿越便只能算是失败了。 ??知道天子决心已定,余天赐便只有应承下来,这几天到他家来递条子送拜贴的人许多,可这消息传出之後,只怕他要考虑一下搬家的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