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繁荣时代(美利坚成长史:打破
,实际上也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鼓动者。当时如果你留心报纸和广播,就会发现其中也充满了呛人的火药味。即使是一些还不知是否属实的猜测,报纸和广播也都会说成完全相反的论调,比如,A报纸撰文说:现在大街上再也看不到醉汉了,而B报纸却声称:街上的醉汉越来越多;A电台宣布:大学校园已经禁绝饮酒,B电台却广播说:大学校园的饮酒问题非常严重,几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宾夕法尼亚州的矿区用於非法制酒的蒸馏器很多,平均每两户就有一个”“宾夕法尼亚州矿区的人们早已改变了饮酒习惯”;“因酗酒致贫的例子大大减少了”“贫民区饮酒的人数是禁酒法案实施前的3倍”;“某主教、某医生和某官员对当前的形势信心倍增”“某主教、某医生和某官员忧心忡忡,对眼下的局势深感无奈”……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口水战就这样不断升级,简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禁酒官员把查获的威士忌倒入下水道 ??很多支持或反对禁酒的专业人士,都统计分析了大量数据,并且郑重其事地向公众报告。但我们千万不要被其所迷惑,因为许多数据都是不真实,也不可靠的,就像我们前面举的那些例子,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怎麽能指望他们会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呢?当然这些数据也并非全无用处,至少可以送给一位逻辑学教师,为他今後讲解种种谬论时提供完美的范例。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尽力弄清楚,那就是在美国战後的整个20世纪20年代实施了第十八修正案和《沃尔斯特法案》後,饮酒的总人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相比较,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呢?这可是衡量禁酒效果的一条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