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家访
卖菜,知道城里的一些老师有搞有偿补课,而且“很贵”的。 “不要钱啊,你有疑虑,能说出来挺好的。我是贾丽琴的老师,见她是棵好苗子,却可能被耽误了, 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老师的心,是父母心,都是希望孩子们越有出息越好的。城里的个别老师有偿补课的事,如果从‘商业’角度看,也是情理之中,就如同厂里的工人加班得有加班费一样,否则,谁会无偿地为工厂加班呢?当然,教育是‘事业’,不是‘商业’,为师者如父母,如果有能力,是该为学生‘无私奉献’的,所以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看,老师是不该搞有偿补课,因为会有损师德师风。我是老师,也是校长,我幼年丧父,受到很多人的关爱,我的老师常常给我们加班加点地补课,但没有收我们一分钱。我很感恩社会,所以我没有报考更能赚钱的专业,我选择了报考师字头的大学……” 吴校长的一席话,将王宝珍的脸都说得红了些,她觉得惭愧了。 这次老师的家访,使贾丽琴在家里的处境改善多了。她时常能吃到鸭蛋鸡蛋了,以往,一两个月没有蛋吃也是平常的,养母将蛋除了卖掉便多是夫妻俩自己吃的,讲小孩子又不用乾重活累活,吃那麽多蛋想干啥呢? 吴老师还讲女儿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以前吃得不够好,矮小了,现在吃好了,还能长得高的。无论男孩女孩,长得高一些,总是更有优势的。尤其是女孩,长得好看,嫁给“好人家”的可能性总是会提高许多。 当贾丽琴见养母往自己碗里夹块排骨时,她愣住了,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看养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