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家访
同学们都愿意跟她交朋友了,而她的养父母若反而不喜欢,岂不是很可笑?若是那样,又何必收养呢?如果没有子女,会不会有人嘲笑呢?他夫妻俩“孤独终老”,死了都没有子女送终,会不会临死前感到凄凉呢?夫妻俩死了,他们千辛万苦攒下的家业,却是要被可能平时不怎麽来往的亲戚们(包括一杯茶都讨不到喝的)瓜分了,会不会很不甘? 贾富贵听了直点头,王宝珍听了暗自“冒冷汗”。他俩从未听到有人将话挑得这麽明的,将道理讲得这麽透彻的。 吴老师又说人是第一重要的,有人才有一切。贾丽琴虽说是养女,但她是将他们当亲生父母看的,她也别无选择。他们也应该对得起“为人父母”这四字的。 “可是她不会念书,都是考不及格……”养母还是对养女“不抱希望”。 “她不是不会念书,而是我们给她创造的条件不够,好比你将一颗白菜种子撒在石头缝里,它能生根发芽已经实属不易了,有人却嫌它长得不如菜农种的旺盛,说它是不会长得大的白菜,是种子不好什麽。这公平吗?如果有菜农,将它移植到肥沃的菜地里,你说它会不会长得更茁壮更大棵?当然,前提是越早移越好,不能误了它的生长期。贾丽琴现在才读小学,就好比那棵才刚生根发芽的白菜,她只是被耽搁了一点点时间,她是很聪明的,如果生存环境改善了,就一定能迎头赶上,甚至出人头地的……”吴老师最後说他会多关照她,给她“开小灶”的。 “那开小灶要钱吗?我们盖房子都要借钱,补习费我们是不会交也没有钱交的。”王宝珍在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