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大婚之时,乐章中又有:“平治修齐逢盛世,中宫位定采蘩时”。 ??既有皇帝称当朝为“盛世”在先,臣子们当然争相效仿。尤其嘉庆年间後,清人追念王朝的过往“荣光”,更是大赞盛世。 ??比如,嘉庆十三年进士姚莹曾言:“本朝康熙、乾隆之间,天下富庶,教化洽隆,岂异域殊方所能仿佛者?” ??编写《海国图志》的魏源也说:“国家极盛於乾隆之六十余年,版舆生齿倍雍正,四夷宾服逾康熙。” ??至於後来被无数包衣挂在嘴边玩命吹捧的“康乾盛世”,反倒是充满了讽刺意味——所谓康乾盛世是通常指清朝玄烨、胤禛、弘历的统治时期,从康熙元年到乾隆六十年,共计134年,当然也有某些学者试图更精确一点,把“康乾盛世”的起点定为鳌拜倒台的康熙八年,终点为王伦起事的乾隆三十九年,前後一共105年。 ??但是不管哪一种计算方法,康乾盛世这个词都不是什麽好词,因为大清凉了之後,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对清朝皇帝自称的“盛世”多有批判,即使肯定清朝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也仅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称为“清朝的盛世”或“清室盛世”,视之为清朝最昌盛的时期,而不是将其放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予以褒赞。 ??惯用的“康乾盛世”一词,要迟至某个光头校长虎踞琉球之後才出现。 ??据历史学者李华川的考据,邓拓是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人。邓拓将孟森所言“嘉道守文”前,加上对仗的“康乾盛世”,并在《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一文中如此阐释: ??“历史已经证明,清代的所谓‘康乾盛世,嘉道守文’的整个时期,即是封建经济发展到烂熟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