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难发现,宋词的载体是歌声,很多老百姓能够唱得了宋词,但是你把宋词写成文字再让他们读出来?还真不一定! ??即便是拿来读的明小说,也并不是所有的大明百姓都能够读懂。 ??更关键的是,识字率只能保证百姓能够看得懂皇帝想要说什麽,但是却无法解决信息传递的速度问题。 ??比如说李二在长安城里下达一条命令,就算是日夜不停的用快马传递,也得花上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到西域都护府。 ??再比如说朱重八在南直隶下达了“cao起刀子杀他娘”的圣旨,等传到沿海地区的时候,人家倭寇已经抢完杀完回家了。 ??再再比如说朱皇帝这一次遇到的问题吧,如果换到李二或者朱重八那时候会怎麽样?因为信息传递速度的问题,李二和朱重八会不断接到地方上传来生员们闹腾的消息,有可能一天接到几个地方的,也有可能隔几天才会接到一个地方的,总之,这种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很容易就会给李二和朱重八造成天下已经处处烽烟的错觉! ??这就是信息传递速度所存在的问题。 ??而朱皇帝自从占据了孟良崮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断的推进社学的普及以及扫盲,现在的大明虽然不敢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文盲,但是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哪怕不会写,也多半能读。 ??电报的存在更是解决了最後一块短板——通过电报发送消息然後再各地分别印刷的方式,朱皇帝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把他想说的话传遍整个大明,最多两天的时间,百姓就能知道朱皇帝到底说了些什麽,干了些什麽。 ??这才是朱皇帝最大的底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