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能看懂的文言文信息,解读权自然就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手中。 ??别说朱重八经常用白话文的圣旨,因为朱重八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全部都用白话文圣旨的形式明发天下。 ??而信息载体同样也很关键。 ??大唐虽然已经有了纸张,但是造纸术不够先进,产量低,纸贵,这传播速度能快得起来吗? ??大明也同样没好到哪儿去,因为大明虽然有了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也有所提升,就连识字率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大明……穷,且倒霉。 ??不断的对外打仗要花钱,推广社学要花钱,那些读书有所成的读书人再反过来跟朝廷作对,教育权再一次被那些乡贤士绅们把持在手里…… ??所以,即使你李二和朱重八就算再怎麽重视百姓又能有什麽用?老百姓知道吗?老百姓不知道!无论是朝廷定下了什麽政策,都需要读书人向百姓传达,朝廷想要笼络百姓,就得先笼络住那些读书人,笼络住那些掌握了教育和舆论的世家门阀、乡贤士绅们! ??这也是李二和朱重八明知道百姓才是最大的基本盘,却又不得不利用、依靠那些世家门阀、乡贤士绅们的原因所在。 ??而朱皇帝现在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个,因为朱皇帝的手上掌握了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掌握的两个大杀器。 ??识字率。 ??电报。 ??识字率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比如说唐诗,这玩意儿确实称得上是千年文华当中的一颗明珠,可是这玩意儿在当时又岂是人人都能读的?又岂是人人都能懂的? ??再比如说宋词,虽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可是深究下来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