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日子
达和兄弟还是坚守了一般人的底线,元达笙愿意友善对待侄子们,但是也不会太多。 他从来不曾想过要走捷径,自然也是照顾不了太多的人。自家的生活,如果不是戚善聪明能乾,他大约也会和一些同僚做一样的事情,在暗地里接各学府的私活做。 元达笙其实想过那条路的,只是他和戚善提及起来,戚善表示了反对,元达笙现在的年纪,先做好本职工作,有空闲的时候,他要争取多学一些东西,在考级的时候,便不会太过落後。 元达笙进了翰林院後, 他比任何时候都知道一个有底蕴的人家,对家中子弟的重要性,有的同僚说话的时候,总会提及一些字句的来历。 他现在才知道他要想在翰林院立足,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而且翰林院有博学多才的同僚,只要他诚心讨教,他们也会指点一两句话。 戚善以前一直觉得元达笙进了翰林院,证明他已经足够博学多才,结果听元达笙的解释後,她才知道元达笙是比一般人聪明太多,但是家里面条件限制了他的眼界。 元仕进夫妻来了京城後,瞧见小儿子依旧夜夜苦读书,才知道这世上没有容易做的事情,种田是辛苦事情,但是为官也一样的心累。 元达笙有时候借的书籍,他晚上抄录,戚善白天帮着抄录,元仕进夫妻这个时候更加庆幸当年的决定,如果要依了两个儿媳妇的心思,现在元达笙和他们那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