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书迷正在阅读:斗罗:成了唐三小师妹後想摆烂、我在梦里斩神、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四合院之苏木逢春、奕仁的非人聊天群、逆行诸天:从九叔师侄开始、我,嘉靖,成功修仙、我一个神经病给人当爹很正常吧、镇抚大秦、魔女收收味
,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文物”。 ??重新置办新印章,就需要花费不少钱! ??更可怕的是,李林甫的政绩之一的“长行旨”,也得动一次大刀子! ??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当时为宰相之一的李林甫,以为计帐年年如此编造,劳民伤财,遂规定各地将常年稳定的收支部分编定以後,即年年遵照执行,不再改动,也不再编报,此一定不变的财政收支计帐即称长行旨。 ??简单点说,就是将常规报表雕版印刷好以後,作为固定项目,只是少量涂改。而多余的新进项,再重新编排即可。 ??报表上都是有时间记录的,比如“开元XX”年。 ??现在换天宝年了,难道需要把每一张印有开元字样的表都替换掉麽? ??嗯,确实是的,替换完了以後,天宝二年就不必再走这个程序了,但今年必须要走程序。 ??不算不知道,一算下来,所需新纸张居然都达到二十万张以上!虽然毛笔字确实比较大,一张纸办公用的纸,又被裁得很小,写不了几个字。 ??但二十万张纸的数目,也太夸张了点啊! ??刚刚到这里当代理刺史,就遇到类似的鬼事情,气得方重勇直骂娘。他想了很多saocao作,最後还是觉得老老实实走程序是代价最小的。因此不得不多花了大量绢帛去置办府衙所需的新公章、新报表等物。 ??方重勇忽然觉得李林甫李相公上任以後,确实还是办了点人事的。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嘛,要是没有发明长行旨,鬼知道地方官府还要向百姓多搜刮多少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