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小人物的生活智慧
常年在地里忙活的老农应该知道,在关中一带,大约农历三月底四月初这个时间段,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这个时候土壤需要充足的水分,确保小麦“吸浆”水分营养充足,小麦颗粒才能饱满,小麦才能丰产。如果这时小麦地乾旱,也就自动加速了小麦根部的衰老,即使浇地,因小麦根部已经衰退,吸肥能力丧失,即使能吸收营养,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就直接造成小麦减产,质量严重下降,颗粒很秕。 他们到时,芒种刚过,这一年的冬小麦产量减产,关中地区的粮食价格自然有所上涨。 关中地区又多频发乾旱,不然也不会有洛阳宫的修建,每到灾年天子就率领文武百官到洛阳就食,在沈氏高宗皇帝期间,曾数次因为关中饥荒到洛阳就食。 在女皇君临天下之後这十年间,关中地区赶上风调雨顺,即使偶尔遇到天灾,都还不算严重,不需要到洛阳就食。 但是商家嗅觉灵敏,尤其是长安本地的商家,经历过沈氏高宗皇帝年间关中大旱到洛阳就食这一段旧事,眼见夏收欠收,老天一直不见下雨,就有了关中可能又要大旱的准备,於是开始不动声色或囤粮,或涨价......等等一系列手段。 刘千里初来长安发现粮价如此之贵,可谓贵得离谱了,再是长安物价高,也高不到这样,一斗米要三百文。 心里有了疑惑,又是摆摊做生意多年的人,早没了庄稼人初到大城市处处留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