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遁入山林(上)
,剩的重量就很关键了。 ??即便要经过阴乾暴乾,秋季采收的药材也会比春采的药材重量大,重量多就意味着多卖钱。 ??没有标准,李胜利也是支持药材秋收的,毕竟对於三个村子的社员而言,这可以多卖钱。 ??至於药材质量,那就是药材公司的事儿了,即便李胜利是中医,也会按照现行的标准做事。 ??如果他需要用药,药效有区别的状况下,他自然也会选择春采的药材。 ??至於为什麽这样,这玩意儿不是有标准麽,那就得按照标准来不是吗? ??所以,有些标准还得是业内人说了算,不然,所产中药性味全无,质量再好、重量再大也是屁用没有。 ??後世出口的药材,附子一项,国内十克无效、国外一克见效,区别可不在方子上,而是在道地与时令之上。 ??厘定中医的各项标准,其实早就已经刻不容缓了,但没人倡导或是有心人的打压,致使没有标准,或是有了标准不符合中医,才是真正的关窍所在。 ??所用药材都不对,以後会出现几十味药的大方子也就可以理解了,这或许也是医家们的变通手段。 ??李胜利准备筹划的春采,跟药效什麽的关系不大,主要看的还是收入。 ??至於按照时令采收,那是厘定标准之後的事儿了,现在也不差这几年的时间。 ??与药效相比,采药人的饭辙才更重要,如果一场春采入不敷出,那李胜利明年也不会进行了,采药不挣钱还赔钱,谁管你药效如何,为了饭辙,指定要进行秋收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