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开学
姐俩做的花裙子,梳着一模一样的双丫髻,背上同一式样的双肩包,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攒一句乖巧可爱。 刘氏喜眉笑眼的给两个孩子整了整衣角,“真好,咱家也要出女先生了。” “不是女先生,”二丫童声稚气的更正道:“是女学生。” “是,女学生。以後咱们丫儿啊也当女先生好不好啊?”自打刘氏听说姜夫人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拿到二十两的束修後,她就深刻意识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开始积极鼓励两个外孙女念书上进。 说来惭愧,近半个月来,兆筱钰和彭氏每日东奔西走,挨家挨户的劝说村民们把女娃子送到学堂读书。兆筱钰嘴皮子都磨白了,结果却收效甚微,女子学堂统共才招了十二名学生。 不少人都拿怪话酸话怂怼兆筱钰,兆筱钰一气之下也撂挑子不干了,爱来不来,真是好心当了驴肝肺! 向家老宅在杨甫精心的拾掇下终於看起来有些学堂的派头了,一连五间的正房被改成了两间教室,正厅仍留作待客,左右的抱厦改成了一男一女两个厕所。东厢是刘先生一家住的地方,西厢是三间独立的办公室。 鸡栅栏和猪圈都撤了,後院的菜地还保持着原样,果树也没动,天井里添了一个石桌和八个石凳,大门也扩了不少,看起来相当气派。 放鞭炮是中国人办喜事历来的传统,郭扬先是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演讲,然後将他亲自提的牌匾,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挂上了大门:青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