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山货
口粮了。” 张昭华叹息一声,她就知道王氏会是这个想法,哪怕是置下万顷良田,盖起百尺高楼也要为儿孙作马牛。 “阿娘,粮长说,十号酒礼的时候,”张昭华道:“要您过去帮厨,还要带上咱家的新醋,说是要做佐酒的菜肴。” “这个便宜着呢,”王氏道:“还有什麽吩咐?” “还让我顺带通知一下马寡妇,”张昭华道:“让她提前两天去粮长家里做醢。” 对於如此重大的仪典上马寡妇能参与,张昭华是有点惊讶的,因为酒礼上有祭祀的流程。张昭华一直记得前世鲁迅先生有一篇发人深省的小说,里面刻画了一个极为鲜明的人物――祥林嫂。 祥林嫂因为是寡妇,而且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在鲁家祭祖的时候,就不允许她碰任何一样供品,嫌她身带晦气。当时在分析悲剧的原因的时候,无非是归罪於封建礼教的迫害,但如今的马寡妇和祥林嫂同样是寡妇的身份,马寡妇居然是被允许碰用祭礼的物品的。这是为什麽呢? 怕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礼教,还不是吃人的吧。 毕竟官府只是提倡守节,但也不是强制守节的。虽然马寡妇守节值得表彰,但是张昭华也知道县城里也有许多女子是选择改嫁的,端哥儿就说他那个馆学里的杨师兄的母亲就是带着当时年仅一岁的杨师兄改嫁到罗家的,罗家也并没有嫌弃杨师兄是个拖油瓶,反而认为杨氏是爱子的表现,因为杨家也是有宗族的,杨氏完全可以把孩子交於宗族抚养。 清朝末年,新学的思想已经传播很久了,妇女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放。而令人惊讶的是, 明朝初年,对妇女的政策法令和道德观念,却轻松太多了。 历史就像一个埋藏宝贝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