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来使
和使臣说话。 “你是艺文春馆的学士,”高炽道:“听闻此馆有如京中大本堂,乃是饱学名儒荟萃之地,想来文教之盛,蔚为壮观。” 这使臣汉话说得流利,恭恭敬敬回道:“小国蔽陋,倾心慕华,衣冠礼乐,一遵华制,向化之心,代代不绝。” 高炽就笑道:“衣冠礼义,文物典章,尔国不异中华而远超他邦,敬慎至诚,深为可嘉。” 之後高炽又问了朝鲜成均馆,这个馆相当於中国的国子监,还有祭拜孔子的宣圣庙,庙制棂星门、仪门、正殿、两庑,圣贤俱塑像,和大明一模一样。而那些太学生,皆着儒巾襴衫,和国子监的学生穿着一样。 说到这里,朝鲜使臣又下拜道:“蔽国春秋祀孔,章服完备,所缺者,唯有雅乐,小臣此来朝天,一是请皇明上国赐诰命、印章,二是请颁赐礼乐,以为祭祀之乐。” 他说着将怀中的表笺拿出来,请高炽一览。 高炽看到他手上的表笺,就微微垂下了眼睛:“这是国书,要呈交通政司的,藩邦宗室,无权览阅。” 朝鲜如今是权知国事李成桂署理国事,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高丽宗室自立,遣使上表,皇帝的态度比较玩味,刚开始答覆:“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以安东夷之民……实彼国之福也”,默认了李成桂的政权,随後不久,李成桂遣使节,向明朝请求赐予国号,又得了“朝鲜”做国号,於是朝鲜再接再厉,於洪武二十六年遣使谢恩,并归还高丽王室的印章。 但问题就出在了这一次朝鲜呈送的谢恩表笺上。 据说皇帝看了朝鲜的谢恩表笺之後大为不满,官方说是有“侵侮之词”,而皇帝派去朝鲜宣旨的口头语是这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