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竹马
张昭华便道:“婶婶这个故事,我原是听过的。” 张岳氏眉毛一挑,笑道:“怎麽,阿华听过?” “不仅听过,”张昭华似模似样地点了点头,道:“还听过後续的故事。” “哦,这故事还有後续?”张岳氏不信道:“那你说来听听。” “说是这个人把媒人轰走了之後,转头跟他的妻子说了,”张昭华道:“妻子听了以後大怒,骂他是糊涂蛋,说:‘我的儿子今年一岁,明年就和他的女儿岁数相同了,如何不许配呢!’” 这回粮长夫人笑起来了,道:“都是村夫愚妇,一两岁的事情,居然如此拎不清!” 张岳氏也跟着陪笑,不过依张昭华看来,这笑容很勉强罢了。她上下打量张昭华,道:“这丫头嘴巴好生伶俐,不知阿公是如何教导的,怎就不愿给端哥儿开蒙,偏要送去塾师那里呢!” 这个时代是没有完整的教育系统的,尤其是刚刚建国的这段时期。他们十里八乡的,读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而永城县城里,能识字的人虽然多,但是开了私学授课的,却只有两位。 有老师,就有地方讨教学问,这比元朝末年的时候好了不知多少。粮长年少时候拜在门下学习的那位大儒,是找了不知道多少地方才找到的,他在门下侍奉了一年,才登堂入室学习经书。张昭华想起这时候有个名人叫宋濂的,写过一篇文章《送东阳马生序》,里面就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说的就是差不多的求学之路。 无怪张岳氏抱怨,粮长不肯给亲孙子却给一个毫无乾系的娃娃开蒙,而且还是个女娃,就更让她想不通了。不过她不明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