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修撰
根据朝廷颁布的礼仪,皇太孙朱允炆要在早朝之後,来到文华殿里听讲。东宫詹事府的官员请他升座,他便坐在他父亲,先太子朱标坐过的椅子上,然後等待侍讲师傅入殿行礼,然後内侍为他展书,伴读先为他朗读数十遍经文,退而复班次,才有侍讲官上前为他讲解。 今天讲课的师傅是翰林院修撰黄子澄,这是个极有学行之人,洪武十八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如今伴读东宫,而今日为朱允炆安排的课程,是《大学》,而讲稿就是朱熹的《四书集注》,按说《大学》是朱允炆早就读过的,但是皇上说了,以前读过,现在仍需再读,深读之,慎思之。 这话绝没有错,因为在另一个地方,还有一个人在发愤苦读着《大学》,而这个人也是五岁的时候就将这本书通读过了,甚至还能全文背诵,只是当他越来越年长的时候,就发现这本书他仍需精读,这人就是杨士奇。 於是朱允炆听黄子澄开经讲述,乃是治国齐家这一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於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这里面所有的意思,朱允炆都知道。说治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