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赌徒
张昭华长叹了口气,踟蹰了一会儿,才将亦失哈手里的奏疏拿来,她知道这奏疏中写的是什麽,一定是对这一次哗变的定性,应该是将所有罪责都归结到了勳臣子弟身上。 她翻开扫了两眼,却不由得微微一怔,瞪大了眼睛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只见这奏疏上,率先分析了三千营这次哗变的原因,缺饷自然是主要的,兵不可一日无粮,而户部尚书统筹大略,细节的工作是由黄国光、王勉两位侍郎做的,虽然两人工作认真,但是他们的工作方法就不太得当,在拖欠饷钱的日子里,并没有配合兵部对士兵做宣讲工作,导致不明所以的官兵以为饷钱再无音讯,所以才激起了叛乱。 既然如此,那兵部尚书也是有责任的,他没有及时发现军队的情绪不对劲,然而兵部尚书是谁,是潜邸旧臣金忠,他根本不在南京城里,而是跟随皇帝北上去了北京—— 这奏疏中,已经死去的黄国光和王勉承担了大部分责任,死人不会说话,就让他再把黑锅背到底。而金忠担了一部分责任,最主要的是,金忠是詹事府的詹事,是东宫太子首臣,将一部分责任推在他身上,本身就证明了太子之心。而金忠同时也是皇帝信赖的文臣,他的地位和靖难的武将等同,皇帝是不可能加罪他的。一个不在南京城的兵部尚书,皇帝心知肚明,他有什麽罪呢? 如果这已经算是神来之笔,那麽之後的几条就更让张昭华惊叹了。因为黄淮和杨士奇草拟的奏疏中同时提到,这次哗变可见三大营军纪废弛,毕竟承平七八年了,军队纪律混乱,所以才乱了起来,他们将这一条归结为疏於训练。而提出的办法是,可以将五军都督府cao练的权力分出来,另交人cao练军营。 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同时主天下兵籍,以及京军三大营的cao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