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侃侃
),则闸河淤;出徐州以南,则二洪涸;只有出了境山至小浮桥40余里,才是一条最好的入海河道。 由淮入海非常便宜,但是若是弄不好,危险就相当大——因为走徐沛入淮,从徐州至淮阴一段黄河即运河,而山东境内的张秋运河也至关重要,现在堵住了白茅口的决口不算什麽,若是按照他们确定的方向,黄河涨水的话,是有可能北决的,北决就会阻断漕运。每年从东南运漕粮400万石至京师, 运河通塞事关政权大计,绝对不能轻忽。“修堤,”治河官员黄楚则道:“北岸筑堤,南岸分流。” 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张昭华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修整以前的堤防,”这人阐述着自己的方法:“筑塞东北注河口,使黄河下徐、邳,由淮入海。” 黄楚则甚至道:“这就好比壶有一孔,和壶有五孔的区别,一定是五孔壶中的水,最先乾涸。”他的方法,一定以顾全大运河为先,这是南北运输的命脉,皇帝肯定也是这个想法,所以一定不能使黄河北决,要把河水向南导去。 “黄河若是南决呢?”黄楚则滔滔不绝地说着,却忽然听到了这样一个质疑的声音。 “黄河多支分流下泄,”黄楚则道:“怎麽会南决呢?” 他说的不错,就拿它的一孔壶和五孔壶距离,一孔壶有没有可能炸裂, 有可能;同样的水量的话,五孔壶一定不会炸裂。 “您要说的是单纯的水的话,”张昭华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