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改革吏治,准备登基
着他道:“晓卿莫不是也想九品中正?你不是素来以打压士族,扶持寒门以及底层百姓为主吗?” ??“自然不是九品中正。” ??沈晨说道:“我打算用科举制。” ??“科举?” ??“是的,算是考核制度,每郡分为乡试、郡试、州试、殿试,过郡试者便可为官。” ??“那考核的内容又是什麽呢?” ??“以七经、《诸子言》、《沈氏经》为题,考察经义。又以治理乡县为题,考察实乾。再以当前政治问题,考察策论。最後自然是亲自面试,考察其品德才能。” ??“听起来似乎是不错,可这似乎依旧是在扶持士族吧。” ??诸葛亮皱起眉头。 ??沈晨说的科举制度与後来的科举制度自然不同,後来的科举制度变得很虚,出题也是高深莫测云里雾里。 ??而现在他提出的科举制度很简单,其实就是考察人的文学水平和治理能力。 ??一旦通过了,就能够立即出仕为官,治理地方。 ??比如考察经义,就像当初刘表校考邓洪一样,让邓洪解释经义当中的道理,邓洪才能一般,所以答得水平有限,从这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经义治得怎麽样。 ??还有治理乡县,就如同刘备让庞统当某地县令考察其能力一样,只不过是把庞统面临的问题摆在了考生面前,由考生门在纸上解决。 ??因此沈晨提出的科举制依旧是结合汉代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办法,并不是像後来明清科举那麽复杂而又虚无缥缈。 ??简单来说,就是实乾为主,能力至上。 ??问题在於如果想参加科举制度,首先你得是个有知识水平的人。 ??而在汉末,底层百姓是很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