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建立学阀与八百个心眼
?建学的困难任重而道远,在这个入学门槛极高的时代,获得知识的方式非常困难,刚刚入门槛,你就得学文言文,去了解每个字的含义,然後加以解读词句。 ??而且汉代七经里,还有大量的生僻字、繁体字,也缺乏标点符合,读音各地口音不同,造成了平民想要入学可谓难如登天。 ??入学门槛高,起点高,上限也更高,没有那种顶级天赋和毅力,底层百姓就很难有出头之日。 ??这也是为什麽家学流行的缘故。 ??因为家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经验传授,家族长辈已经帮伱完成了前期知识积累,你可以长时间跟在长辈身边学习,获取的知识难度就大大降低。 ??这样代代有学问,代代能做官,便能建立起门阀世家。 ??而平民和底层百姓就不具备这种条件,造成汉代寒门以上人才辈出,寒门以下人才极为凋零。 ??沈晨目前的打算就是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蒙学体系,比如自己研发拚音,标点符号,尽量简化生僻字、繁体字,创造一门更利於底层百姓攫取知识的学问。 ??但这还仅仅只是个基础和开头。 ??七经也算是进行过整理的,然而体系并不全面。沈晨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学习体系,就必须做到像後世九年义务教育里高中政治书里提到的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诸葛亮就非常好奇沈晨打算怎麽做到提取精华,去之糟粕,於是问道:“此事我可以帮你,但阿晨你必须告诉我该怎麽做才是。” ??“建学首要是教学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