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失於农而好於学,贫於家而长於志
上前。 ??他们身边都带着孩子,有的五六岁,有的七八岁,大部分都在十岁左右,甚至还有十五六七岁的青少年。 ??古代的识字率是非常低的,特别是在纸张都没有普及的汉代,受限於,人们读书习字,往往要靠竹简和名师教导。 ??所以能够读书,最少都要是寒门豪强级别,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才可以读书,最普遍的则是世家有自己的家族内部教育。 ??而广大乡民百姓则完全没有受教育的土壤,因此七老八十都不识字者比比皆是,周边乡村平民和贫民子弟,稍微有些卓越见识者,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因此抓住时机,送孩子过来,哪怕是已经青少年,也希望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沈晨笑着说道:“诸位放心,先贤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不管是任何人,都应该有学习知识的权力,孔子也是十五而志於学,不管任何时候读书习字都不算晚,而且礼物不在於珍贵,即便是两块饼,也能来读书。” ??“那就好那就好。” ??乡民们原本惴惴不安的心情顿时放下来,他们能送自己子嗣来读书,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就怕沈晨不收。 ??正在这时,有人忽然说道:“子曰:“有教无类”,然“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既无束修,何谈礼耶?如此无礼,耶能收徒,岂不见笑大方?” ??沈晨皱了皱眉头,看了过去,见是个年轻士子,心道你这厮才无礼,遂说道:“诸位要想辩经,待会进来自便,现在请容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