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
现自然,改变自然。大河的上游便在这里,养育了一方水土。但一味地不滋养土地只会令水土流失,令草场不再长出草来,所以平时无事的时候,应该多开垦水渠,灌养土地,令草场焕发生机。” ??“是是是。” ??众人纷纷应下。 ??他们祖祖辈辈都栖息在这里,自然也明白发展的道理。 ??沈晨看着他们继续说道:“大汉应当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家,作为汉朝子民,任何人都享有教育和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权力。将来大汉重新归於一统,必然会再次连接西域,与西方通商;凉州应该抓住机遇,成为东西商贸的必经之路,从而改变自己贫困的窘境。教育是基石,不管是羌人还是氐人,都应读书习字,吾欲在凉州各县开办县学,由官府出资,兴建学校。各部落可以挑选其中聪慧的子弟入读,学成之後,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出仕为官,这亦是为了朝廷能有更多的人才,也是为了你们各部落能有人出人头地,带领部落发展,尔等觉得意下如何?” ??读书习字? ??所有羌氐部落的首领都是一愣,随後狂喜地连连点头道:“好好好,赞同,我们都赞同。” ??他们不认字,但并不妨碍他们不知道凉州掌控权力的官员是些什麽人。 ??那些人都是大汉读书习字的人,他们掌握着法律的解释。 ??有的时候出现羌汉矛盾,人家一通说,黑的变成白的,白的变成黑的,羌人氐人往往就吃这种亏。 ??偏偏汉朝镇压羌氐百余年,在西凉羌氐虽然是大多数,可读书习字的人少之又少,知识被凉州当地的世家掌握。 ??因此他们反倒变成了底层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