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唱和
书迷正在阅读:我是三国李世民、人在秦时,未来可期、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秦月当空、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麽坏心思、反派日记:女主人设崩了、身为超人弟弟的我却成了祖国人、柯南之拒绝告白、珈百璃的幸福生活、疯狂心理师
戚继光在一旁听了,心中汗颜道:“这才是文化人,咱就拍不出这样清新脱俗的马屁。” 在座臣工中,王国光级别最高,他又举了举手中叮当作响的茶杯,接着道:“如今臣等喝着冰饮,帐中髙坐,犹苦於炎燠,不知在边墙上的兵士何等情状!” 见朱翊钧边听边点头,王国光笑道:“皇上,既然暂时回不得宫,臣有一议:不如我等以《悯兵》为题,在此诗词唱和,可好?我朝文治煌煌,早迈唐代,今日且不让李公垂之《悯农》专美於前。” 朱翊钧听了,知道是王国光为翰林院缓颊。他自穿越以来,专心於夺权、治理国政。还真没关注过这些翰林院的所谓储相们。 因为後世人思维,朱翊钧从未觉得诗词唱和是一种娱乐活动——因此从不御翰林院,也未召翰林献诗作词,他觉得有那工夫还不如射箭玩呢。 当然,翰林院的重要功能也不是给皇帝作诗献词,他们相当於後世中央党校、社科院的结合体,翰林学士分了好多级,职掌朝廷考议、详正文书、谘议国政等,还要从事诰敕起草、史书修撰、经筵侍讲等。 明代的“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翰林官工作任务不重,除了史书修撰类,也没什麽考核,翰林们在翰林院仍要继续学习——称为储才养望。 这望是怎麽养起来的?例如罗万化同学在皇帝首次御经筵的时候表现一把,声望加十。在大阅京营时候,表现了好几把,声望加五十,因为嘚瑟的有点大,又降了二十。——大致是这麽个意思吧。 听王国光这麽说,在座诸臣都看向朱翊钧。朱翊钧也要给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