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抚赏
书迷正在阅读:我是三国李世民、人在秦时,未来可期、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秦月当空、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麽坏心思、反派日记:女主人设崩了、身为超人弟弟的我却成了祖国人、柯南之拒绝告白、珈百璃的幸福生活、疯狂心理师
接问尚书了。 各部侍郎要想发言,除非尚书不在时才能发挥一下,且不能偏离本部门尚书的政治立场太多,否则这部务混乱,遭罪的还是侍郎这些乾活的。 朝会上就某件事争论——例如大礼议或开海之议,那时候多数用奏章,反映个人政治立场,皇帝也怪不到尚书头上。 但这种面对面讨论会,若讨论的事儿和部务无关,有个性的侍郎可随意说话,还是站在自身政治立场上的随意发言!等一会儿皇帝出来了,一看会议记录——皇帝哪里知道这王希烈属於哪部分的?只会以为他是礼部陆树声的人! 陆树声越想越觉得委屈,以前觉得王希烈这个老家夥虽然倔了些,但部务精熟,水平很高,对自己还算维护。没想到今天在这个场合大放厥词,如果让皇帝觉得自己礼部私下里是这样看待皇帝的,老陆我跟谁说理去? 但回过头想,这种会议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国朝历代皇帝没几个勤政的,否则也不会搞个平台召对还要祭告祖先。 皇帝这种开小会的方式,极大的推动了朝廷决策速度。而且什麽事情就怕沟通不畅,想得多。这会上群臣当面锣、对面鼓的一敲,某事的前後左右,优势弊端都暴露无遗,当政的也好拍板。 此时若回到过去那种在朝会上大议於群臣,光是御史科道那帮子搅混水的,就能让任何事儿都拖上一年半载,陆树声想想就不寒而栗。 张居正打断了王希烈和内廷的争吵,刚要发言做个总结,忽听内监报名道:“陛下驾到!” 张居正等众臣连忙站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