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美人
书迷正在阅读:我是三国李世民、人在秦时,未来可期、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秦月当空、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麽坏心思、反派日记:女主人设崩了、身为超人弟弟的我却成了祖国人、柯南之拒绝告白、珈百璃的幸福生活、疯狂心理师
??第216章 美人 ??从万历八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喧嚣,变法终於在磕磕绊绊中走上轨道。这两年,朱翊钧几乎将侍从室的官员换了一遍——除了几个核心人物之外,其余经过他耳提面命,了解他的思想和治国理政思路的,都离京开始在帝国各省、府等地担负要职。 与之同时,朝廷每出一个新的条令,也必然附带着对条令的解释,阐明立法原意。如此一来,便防止大部分地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顾实际照本宣科,有时反倒念歪了经。 当然,颟顸之辈也所在多有,榆木疙瘩脑袋也是一片又一片。派驻各地的变法指导专员讲的口乾舌燥,这些官儿就是一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来对付。 对这样的官儿,只能不换思想就换人。朱翊钧首肯之後,内阁命令吏部在万历七年开展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京察和外察。大批官儿被免职,而对变法理解到位,具有创新精神和执行力的官员也大批脱颖而出。 为了防止形成“新”、“旧”两党,引发後日党争。凡在万历七年里被免职的官员,朱翊钧专门下诏,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得起复。 不同於皇帝对某个官员的判罚,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或皇帝的更迭,这些“永不叙用”的官员还能有起复的机会。这专门的旨意里面,没有点任何人名,如此一来它就成了一条法律。 这意味着即使朱翊钧驾崩,这些人的起复至少要过“孝道”和“祖宗家法”两道难关——几率几乎为零。 如此严厉的处罚和大批官员的升迁,把变法的人心导向固定的如同钢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