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远臣
宣宗实录》,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 ??正统三年,他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正当他要借此进入礼部的时候,结果没两年便病逝於任上。 ??虽然曾鹤龄并没有两位首辅般显赫一时,但其仕途为後来者奠定了基础,而曾家的人才是层出不穷。 ????曾追是曾鹤龄的嫡孙,於成化十四年摘取探花郎,而他跟曾鹤龄属於祖孙鼎甲,一时被传为科举佳话。 ??曾家三代共计出现六位进士,所以盛传“曾家巷里状元坊,一门三代六进士,祖孙两辈双鼎甲”,而曾氏一族的举人还有将近十人。 ??即便到了现在,曾家之人曾彦是成化十四年的状元,现在还在翰林院任职,致使曾家的荣耀一直持续到现在,故而成为整个泰和县最显赫之家。 ??曾不凡正是曾鹤龄的孙子,亦考取了举人功名,但在会试中屡试不第。 ??由於年事渐高,所以他早已经放弃了科举一途,更是到外地做了几年的县丞,而今执掌曾家的产业。 ??正是家族的底蕴摆在这里,所以曾不凡完全拥有跟程知府平起平坐的资本,甚至指使程知府为自己办事。 ??“曾举人,本县亦敬您一杯!”苟知县亦是难得有机会跟曾不凡同桌吃饭,所以对曾不凡亦是巴结道。 ??曾不凡端起酒杯轻呷一小口,便抬头望向旁边的程知府:“当今圣上严於选官,此事人尽皆知。今年京察必定淘汰一大批不称职官员,我堂兄在京城跟文选司张郎中为同年之谊,此事定会助知府大人一臂之力!” ??虽然京官对京察畏之如虎,但地方官员却是将三年或六年一次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