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小说网 - 原创同人 - 崇祯重振大明在线阅读 - 第251章 江南文人的变化

第251章 江南文人的变化

聚会上高谈阔论。

    ??张溥出身官宦门第,但他母亲是婢妾,在家中多受屈辱。十五岁父亡之後,便奉母别居西郊,读书极为刻苦。

    ??他所居的陋室,自称为“七录斋”,意思是读过的书必手抄七次、然後焚毁。握笔的手指掌成茧,知道的人都很钦佩。

    ??也因为此,复社虽是杨廷枢发起,他却逐步占据主导,深为应社诸兄弟信任。

    ????此时,张溥听着那些举人对明法科、明算科的见解,便向应社诸兄弟道:

    ??“《新唐书》云: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前唐如此,前宋也是如此,皆以进士为尊。”

    ??“如今朝廷增设明法科、明算科,但是在我看来,还应以进士科为主。”

    ??“众兄弟以为如何?”

    ??在场的应社诸人,对此纷纷赞同。他们成立应社的目的,便是学习五经。

    ??如今很多人连举人都没考上,哪有精力分心法律、数算。所以他们打算专心经义,不理其它学问。

    ??和这些人不同,桐城名士方以智,打算成立泽社,不但赋诗作文、研读经史,还关心万物之理,研究数学等学问。

    ??在院试屡受挫折,好不容易成为秀才的陈子龙,同样对明法科、明算科产生了兴趣。

    ??因为在他看来,这两科的题目更客观些,受考官个人想法影响更小。不会因为一些私人原因,屡次被人黜落。

    ??所以,他打算研读经史的同时,研究这两门学问。如果以後能在考取进士的同时考取明法科或明算科,按照朝廷的规定就是必入二甲。

    ??这让他的心里,对两门考试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