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念书啦
人多力量大,不过三天,桌凳就齐全了,新的旧的混合在一起,整整齐齐摆放在教室里。 吃饭的时候麦丽丽古士杰等人感叹,石背村人心真齐,干啥事,吆喝一声,很快就能弄好。 教室建好了,虽然有点儿湿,但也不影响开课。 桌凳齐全了,有新有旧,小孩子们不挑。 课本有了,虽然数量不够,但也没必要一人一套,不过写字的本子得一人一本。 各家各户领着要去上学的小孩子再次到大队部报名,这次报名得交钱了。 通过生产队干部及几个知青的参与,学费定为一学期一人五毛钱,及十斤粮食。 学费交由生产队王会计掌管,花销则由几个知青老师申请报生产队同意後支取,十斤粮食就交给知青们当知青们的工资了。除了这十斤粮食,知青们是没有其他工资的,不过学生有三十二个,一个学期,几个知青能得三百二十斤,也不算少。 学校节假日,以及秋收时候,知青们仍然是要参加生产队的生产劳动的,挣工分换粮食。 村民们和沈小琴四个知青都表示认可这个方案。 村民们觉得学费低,粮食也不算多,比隔壁村学校便宜多了。 知青们表示,不用天天下地乾活,还有粮食收,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周珩没有意见,因为他不教书不做老师。 麦丽丽、沈小琴、徐英娜、古士杰四人商量了几天,最终确定把三十二个孩子按水平按年龄分成了三个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李明月和李宝玲在三年级,李宝玲的弟弟狗蛋分在二年级,高丰收也被分在了二年级。 高丰收对於不能上三年级和李宝玲一个班,表示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