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变化
子呢,我不打不合适。” 李石柱:“……” 什麽破理由! 然後他立刻在村里定了一个规矩:再逮到谁因为念报纸的事打孩子,就把家长拉广播室去播三天。 打孩子风潮立刻消失,改成在家悄悄苦口婆心劝娃要争气。 这麽一番折腾後,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 每天的早读,学生们一个比一个来的早,诵读得有板有眼;恨不得把课本上的所有课文都念一遍,把所有的字都学会,省得到时候圈圈又叉叉,回家棍棍又棒棒,啊,不!是唠叨又唠叨。 当天要念的,早早和老师领了报纸,这一整天逮着空子就把选中的文章念上一遍又一遍。 於是夜晚的广播里,孩子们念得越来越流利了,大家也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孩子们念的内容上。 比如南边的那个国家不对劲了,国家又放狠话了。 比如萨瓦迪卡家的农民活在水深火热中了。 比如嘎啦嘎啦国家的领导人来签合作协议了。 比如科学家发明了个了不得的东西,具体是啥东西,有点复杂,反正就是很厉害很厉害。 ...... 日子一天一天过,孩子们念报轮了一遍又开始一遍,发挥也越来越稳,高小明不紧张了,李宝玲会换气了,赵小兰也知道轻生念了,那谁的圈圈叉叉一再减少…… 村民们涨了不少知识,张口也能说两句世界大事,国家大事了。 甚至解家小儿子还能作两句诗了,“啊,土地!你让我们年年丰收吧!” 虽然只能作这两句,但挡不住他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作诗太简单了。 古士杰听了,憋着笑鼓励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