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唔理解了,但并不透彻
上来说,皖南的义军虽都是相应金声起兵,但细论起来里面却也分了数路。 旁的都不需多提,光是义军成分极其复杂这一点就让金声在思量如何安置时生出了一脑门子官司。 失了家园的普通百姓、各方大族的家仆杂役、逞强斗勇的绿林好汉、没了统属的散兵游勇,若不将这些人安置妥当,说不得须臾之间又是民变的根由。 其实想到这里时,金声虽然觉得事情颇为复杂,但也只觉得太子殿下是让自己未雨绸缪,莫在这个过程之中生出什麽乱子。 可当他将问题想得再深一些时,却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莫看皖南起兵不过月余功夫,但每支义军的大小首领在当地却也能算是土皇帝了。 若真有人因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而生出旁的心思,那麽对义军的安置还会如想想中那麽顺利吗? 到了这里,有关於义军的安置,在金声心里已然成了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 可谁曾想,常冠林那一句“兵为将有”却让此事在他心里的分量又重了数成,甚至都已排到了恢复生产的前面。 这一支支队伍可都是大小首领凭着自己的能力拉起来的,这般情形可不就是兵为将有吗? 若真由着他们发展下去 “臣斗胆,请殿下准义军士卒於战後回乡。” 遣散! 趁着各军还未成势就赶紧遣散! 作为一名文官,作为一名久在朝中的文官,哪怕这些义军之中包括了自己费心拉起来的队伍,但金声却还是在想到这些之後坚定地认为,该早早将其遣散。 实话实说,这年月的文官对义军这种不在体制之内的武装力量是充满警惕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算清军已然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