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许是不得不议了吧
心念及此,沈廷扬的视线便落在了那道长疤之上,他的心中亦不由生出一阵酸楚。 这般年纪便将天下担在了肩上,换做谁来当也笑不出吧。 “这是应天的八百里加急,你们都看看吧。” 话音落下,自有侍从将信函转交,待沈廷扬定睛看去,便见信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大一段。 数日之前,清廷遣使者来了应天,其目的倒也简单,就是想与大明划江而治。 有关阁臣对此事的看法,信上自是没有多说。 之所以写了这麽多,关键便剩下的绝大部分却都是在说朝中内政: 抄来的银子快用完了; 各处的流民需要安置; 海外的粮食已近告罄; 江北的鞑子似有异动。 很明显,这封信里虽未说朝中诸臣对鞑子请求议和的看法,但字里行间却已将态度表现得明明白白。 当然,反对北伐这种事情谁提谁就是秦桧,但讲事实、摆困难却是谁都挑不到错处的。 只是 陛下不是赵构啊。 “诸卿有何看法?” “陛下,他多尔衮想得倒美,真以为打不打是由着他的?” 出乎各人所料,当陛下问完之後第一个跳出来的竟然是郝摇旗。 他想得明白,大明连战连捷,便是阿济格这个亲王也折在了江西。 此等情形之下,鞑子居然妄想求和? 真当陛下的几十万大军是由着他们做主的? 说到底,郝摇旗在三两个月之前还不过是个闯军之中的寻常军将而已。 都不需说他,便是站在闯军最高点的李自成也於政争、大势这些东西上一窍不通,否则又怎会落个被锄头砸死的下场? 自表面看来,打不打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