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你们到底按不按套路走?
想得深些,有过这麽一遭,无论哪方意见得到采纳,另一方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将此事搞黄。 之後自是一番jian贼、谗臣,失败的一方被打落尘埃,获胜的一方又拔剑四顾。 这般局面怕是太祖复生怕是也没有逆天之能。 还是得想法撇过这些旧人。 心念方生,朱慈烺便又愈发无奈。 这些人是说撇过就能撇过的? 当初的应天与现在的杭州不可同日而语。 那时应天城里除了无兵无权的勳贵便只余那麽几个大臣,而且那阵子内外隔绝,他凭着苦力、衙役获得兵权之後自能对其他人形成近乎碾压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还是费了好些手脚才将那梁云构处理掉? 可现在他除了监国太子的名头也只有两千八百人而已,堂中所立之人哪个没有相当的势力?又如何能如应天那般行事? 终归是实力不足啊。 将心中烦躁强行压下,随後朱慈烺便淡淡地说了一句:“父皇殉国才过周年吧。” 两位老臣的争吵虽将众臣注意力引去不少,但无论哪个却都没有停下对他的关注,所以这一声将出,堂中立时便安静了下来。 “弘光皇帝被俘也才过了月余吧。” 所谓党争,乍一看来为是非之争,但其背後隐藏的是权利之争,可若再看得透些却又是利益之争。 譬如当年在是否开海禁的问题上,南方官员便坚决反对,而北方官员却是开海禁的坚定支持者。 在一般人印象中,海禁受损最大的当属沿海各地,一是不能让百姓打渔为生,二是港口关闭,不允许外国人登陆交易商贸,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此情况下,按理说明朝中後期,倭寇被平定的差不多後,朝廷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