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又被这狗曰的当枪使了
是挂上常申凯那般名声却也会对他整合大明各地各军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不成就把距离稍稍拉远一些,大不了费费嗓子吧。 心念及此,朱慈烺也便应下了敌将这有些离奇的要求,其後各将自是归於所部为这场声势浩大的会面做准备,而朱慈烺则在帐中回忆起先前各将的反应。 这是无聊吗? 当然不是。 朱慈烺很清楚,作为上位者必须得对麾下骨乾拥有较为透彻的认知,哪怕这些认知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於有极大可能是下属刻意在他面前展示出的,但无论如何有认知却也比没有认知强上数百倍。 第一个便是吴易了,此人不管在崇明岛还是这里几乎都是一言不发,但对太子殿下安顿的诸般事宜都可谓尽心竭力。 依着朱慈烺的经验,这大抵便是那种只知埋头乾活,却压根不会向上司表功的老实人。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这吴易早在崇明岛一见之时便通过朱慈烺在应天的所作所为分析出了太子殿下的秉性,由此才刻意做出这种会被殿下看重的老实模样。 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甚至低到了可以被完全忽略的地步。 所以在朱慈烺想来,这位深得史可法信重的监军大抵就是传说中的“老实人”了。 另一个便是黄蜚。 朱慈烺对这位曾和黄得功搭班子的水师将领印象不错,其在历史上虽一直被困在太湖,但也是让清军颇为头疼的人物,若能找到正确的用法,想来也当能作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使用。 至於吴志葵. 到现在为止,朱慈烺只从他身上看出了油滑。 不过这也不是什麽大事,毕竟世上无有完人,他只要能坚持抗清,朱慈烺也非无有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