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训练军队
不到。 但李平很坚持,因为根本没有人比宋宝来更合适,而且李平也保证军队会做他坚强的後盾。 最後,在李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反覆劝说下,宋宝来不得不勉为其难的答应试一试。 大事已定,两人紧接着便开始探讨起了营地的继续建设问题和人事问题,更深层次的对话开始了毫不避讳的交流。 不知过了多久,当口乾舌燥的他们召回远处的警戒士兵时,那些警戒士兵全都在哈欠连连。 等总算睡下时,尽管已经很疲劳,但满脑子是事的李平仍在辗转反侧,睡在一旁向来心大的宋宝来也居然少见的同样在翻来覆去。 保障营的人事问题、组织架构问题和未来的生产问题比军事问题更加令人头疼,不做深入思考更加无从下手。 宋宝来的头估计都大了。 第二天吃早饭前,李平按既定计划开始了挑挑拣拣。 最终符合条件的500多青壮中他只挑出了450余名作为兵员,一些身体偏弱和病症较多的人都被筛选了出去,甚至一路跟着他南辙的那些老兵中也有几人被忍痛淘汰。 即便如此,这450余人也并不是李平都相中的,他勉强能看上的其实也就200来人。但他实在不能让那麽多成年男子都去干勤务,而让部队太少,所以只好捏着鼻子暂时先这样。 这450余名青壮,李平将他们编为3个哨,每哨下辖3个队和一个6至10人的夥军什,而每队则下设3个什,每什下设3伍,每伍5人。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三制指挥架构。 为了便於指挥、方便士兵明晰营伍和弱化基层带兵者的个人色彩,李平采取了後世简单的记数式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