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篇 闻见芦苇,人识尺碎
蹉跎良久。 也难怪他总见长荆半截芦苇不离手,先前还稀奇,怎麽有人有这癖好?现在明白了:这些物什,就是长荆平日里做的。平平无奇,却早已超然物外。 难怪他总是见长荆困乏懒散,总是窝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平日也不出来。原来闷声做了这些苇织物。 寻常人若是做这其中任意一件,也要耗尽一生的功力吧,长荆一人,就完成了这一室的仙品、逸品……也不枉他迷迷瞪瞪困得要死的状态了,那都是在休憩身心,平衡性灵。 细看来,这真不是一般的织物。不仅形神兼备,有些竟然在画圣的功力之上!这-炊髯、长荆二人,也不知,谁是谁的师父。 怎麽说呢?小世界的一切,都让蔡梨敬畏了,就连这些苇编物件,自此都被蔡梨视为圣物了。 这里和万卷阁,真的不一样。不知道为什麽,蔡梨心中的“标尺”,一下子弯折崩碎了。 迥叶湖的後山,建有一座行宫,是当初大盐皇帝华寒建立的,用於水围之用,如今也荒废了。在不仰城的主人换成了兑溪之後,那里就无人问津。 那里住着的几个洒扫看门的旧人,都和炊髯相熟。连日的风沙,让那里空明澄碧的景象,变得混沌不堪。 既隔着不远,小世界也无事,炊髯就说与蔡梨,有意让他前去洒扫一番、帮衬帮衬。 蔡梨听闻,欣然前去。 第56篇闻见芦苇,人识尺碎完